“偷偷考個心理咨詢師,時間自由工資高”,在很多電腦網頁,手機屏幕的邊角都會有類似這樣“偷偷考個 xx 證書”技能培訓廣告。推薦就業、高薪收入、靈活兼職、自我提升, 廣告中列出的每個優點都戳中很多人的痛點。從而吸引大家點擊了解這個技能證書,之后花錢報班,考試拿證,一切似乎是順理成章的過程。
圖源網絡
心理咨詢師證是一個國家認可的正式資格證書嗎?真的可以“輕松考證月入過萬”嗎?在就業市場如此內卷的今天,這樣的好事不免讓許多求職者動心。而核真錄對這一職業培訓市場上的現象展開核實后,卻發現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證書早在 2017年9 月,就已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現階段所謂心理咨詢師證,只是培訓考試機構的合格證明,只能作為一種能力參考證書,即便當上了心理咨詢師,要想拿高薪也并不容易。
核查一:“心理咨詢師”具備國家職業資格嗎?
不具備
心理咨詢師曾有具體的職業標準。如 2002 年,勞動部曾啟動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項目,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過統一鑒定考試。2005 年,為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標準體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了《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
但根據 2017 年人社部發布的 68 號文件《關于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各地區、各部門未經批準不得在目錄之外自行設置國家職業資格,而心理咨詢師職業未被列入名單。通知要求,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可依據市場需要自行開展能力水平評價活動,但不得變相開展資格資質許可和認定,證書不得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中華”、“國家”、“全國”、“職業資格”或“人員資格”等字樣和國徽標志。該通知頒布后,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考試認定正式取消。
據此,我國停止了心理咨詢師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資格證書有關工作。也就是說,不同于國家認定的教師資格,注冊會計師資格,我國目前沒有由國家舉辦的,認定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的考試,因此也沒有考上了就成為國家認可的心理咨詢師的說法。
至此,由政府負責為心理咨詢師頒發職業資格類證書轉變為政府不再頒發證書,由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和用人單位開展職能等級認定,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承擔組織、監管職能。想要成為“心理咨詢師”,需要依靠自己的專業技能,找到正規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水平認定,而這些機構提供的證書被承認的范圍也要謹慎考察。
核查二:
什么組織才可以提供心理服務工作的資質證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屬的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于 2018 年 12 月發布了《關于征集第三方評價機構的通告》,明確第三方評價機構應具備的條件是:
1.在中國境內依法登記,以人才培養評價服務為主要工作職責的企業或社會評價組織, 無違法、失信等不良行為記錄。
2.在擬開展評價的職業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曾經參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相關 標準編制工作,有教學大綱和教材,有考核評價經驗和基礎條件,具有 6 年以上人才評價工 作經歷,累計 5 萬人次以上的培訓評價規模。
3.有專門負責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機構、專職工作人員、專家隊伍及相應的場地和 經費保障。
4.具有完善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質量管控措施,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得以營利 為最終目的。
5.自愿接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監督管理。
大部分報名機構提到的“心理咨詢師證書”其實只是參加第三方評價機構組織的培訓,并在考試合格后獲得的考試合格證書。要獲得有一定社會認可度的“心理咨詢師培訓合格證書”,首先要注意甄別第三方評價機構的正規性和權威性。
比如一些培訓廣告中提到的“中科院頒發的心理咨詢師證書”就是由第三方評價機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的培訓合格證書。據核真錄了解,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課程是中科院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于 2017 年底組織開發的。中科院心理所官網稱:“心理所頒發的證書是作為心理咨詢師國家認證取消、行業認證尚未規范開啟之前,通過非學歷教育普及心理知識和培養心理服務入門人才的一種過渡性安排,作為學員參加心理咨詢基礎培訓經歷的有效證明,以及從事社會心理服務的資格參考?!?/span>
圖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官網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
要拿到這一證書要經過如下 9 個環節,而且它不是職業資格證書,只是資格參考。
中科院心理所證書頒發流程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
核查三:考取“心理咨詢師”就能拿到高薪嗎?
“輕松過萬”不現實
認為“心理咨詢師”能拿高薪的理由往往是,社會需求大而從業者少。一份由簡單心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和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發布的《2018 心理咨詢行業人群洞察報告》顯示,“截止到 2017 年底,全國精神科醫師 3.34 萬人,心理治療師僅有約 6000 人?!痹?2017 年 9 月國家為規范心理咨詢行業發展,取消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前,已有大批人士考取了“心理咨詢師”二、三級資格證。但據這份報告調查,在“約 120 萬的獲證心理咨詢師中,僅有三四萬人在從事心理咨詢專職或兼職工作,心理咨詢師缺口多達 130 萬人?!?/span>
《2018 心理咨詢行業洞察報告》節選
這份報告還顯示,心理咨詢師一般按照單次咨詢進行收費,其定價多由心理咨詢師個人 或其所在機構制定,一次 200 元以下至 800 元以上不等。其中咨詢經驗是重要衡量指標。報告中提及,在 2018 年 11 月面向心理咨詢師群體的問卷調查中,咨詢經驗 1000-5000 小時 的心理咨詢師有 58.21%月收入可達一萬元以上。5000 小時以上咨詢經驗的咨詢師,有 46.67% 月收入兩萬元以上。
但需要搞清楚的是,這里所說的“心理咨詢師”往往還包含職業的心理醫生。心理醫生是指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并在醫療機構從事臨床精神科診療的專業人員,不同于沒有職業認證資格的心理咨詢人員,后者是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沒有行醫資格。
以南京為例,核真錄調查到南京腦科醫院下設的心理咨詢科室醫師掛號費用均為 412 元;南京市中心某心理咨詢室根據心理問題、咨詢形式分類,一小時價格在 300~600 元不等。
從南京市區另一家安肯心理咨詢機構可以看到,咨詢價格根據心理咨詢師的資深程度, 一小時標價 400~2000 元不等,資深程度和從業時長,培訓記錄,所獲證書等條件均有關系, 并非從業年數越長,咨詢價格越高。這家心理咨詢機構提供的咨詢師資料中顯示,幾乎每位咨詢師的個人簡介上都寫到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業時長最短的是 4 年,最長的是 18 年,從業 7 年以上咨詢師較多。
那么,心理咨詢師的總體工資水平是多少呢?根據職友集網站抽樣調查顯示,全國心理咨詢師平均工資為8.4k元/月,其中拿6k到8k工資的人數占比最多,達到24%。同一網站統計,全國律師的平均職業收入為 8.9k/月,但其中拿10k-15k工資人數占比最多,達 17.4%, 全國教師的平均職業收入為7.8k/月,同樣是拿6k到8k工資的人數占比最多,達26.8%。這些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可以了解一個大致的職業收入情況,當然,像開頭的廣告語所說的“輕松過萬”肯定是不現實的。
核查結論
自 2017 年 9 月起,“心理咨詢師”就退出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各大公眾號中售賣的課程宣稱其擁有頒發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其實只是水平類認定證書,僅供其他機構參考,不是職業資格證書,沒有法律效力。對這類證書要嚴格考察第三方機構自身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沒有執業資格認證的心理咨詢師與具有醫師資格證的心理醫生不是一回事,但現在統計心理咨詢師收入時常把兩者混為一談。
心理咨詢師的收入水平差異很大,與咨詢時長掛鉤明顯。這也意味著,新入行的咨詢師需要經歷漫長的熬資歷階段,短期內很難有高收入。
王雨禾 吳雨航 蔣慧伶 歐陽遠帆
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進行刪除!